365bet不能提款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关工工作 > 关工简讯


巩固创建成果 提升创建水平

——潘新村关工委巩固、创新、发展“创先”工作
【字体: 】【2014-1-25】 【编辑:管理员】  【关 闭
    根据金安区委办[2006]28号文件精神,按照区关工委“关于创建关工先进村实施意见”要求,在开展关工“创先”活动中,我们潘新村经过不懈努力,于2008年由金安区关工委授予关工先进村荣誉称号。这既是对我村创建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保持先进性、巩固已取得的成果,不断开创新局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把创建达标作为新起点,坚持创建目标,巩固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创建水平。其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从立足教育入手,扩大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和形式,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第一抓手。坚持“德教”与“法教”相结合,强化青少年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着力科技教育,开展“学科技、育新人、奔小康”活动,从小学生抓起,引导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活动,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技志趣。开展科技培训,引导农村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走科技致富之路,实施“星火计划”推进科技兴农。优化家庭教育,推广家教名校和示范家长学校的做法和经验,提高家教工作水平,推动家教向深层次发展。
    二、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的骨干作用,在壮大关爱队伍上创新。“五老”人员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体骨干力量,广大“五老”人员在宣传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关心和教育下一代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智慧优势。因为老同志经过党的长期培养教育,经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多方面的长期考验,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威望,他们以亲身的经历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对青少年最有说服力、感召力。在不断扩大“五老”人员参与面的同时,自2009年以来,由原来40人增加到80人。使他们以各自的优势出财、出智、出力,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做出贡献。坚持把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活动和以关工委为主开展的独立活动结合起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原则,适应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体现关怀和爱护。
    三、立足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在树立关工组织形象、增强吸引力上创新。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把对青少年关爱落到实处。切实抓好省关工委《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几年来,对全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调查登记。今年继续组织“五老”人员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共结对36对,采取干部党员结对帮扶到人,每星期进行一次入户走访帮扶,做到外出务工父母放心,留守儿童学习教育有人关心,避免了辍学现象。抓孝顺子女典型,促不孝子女转化,教育村民树立敬老养老美德,嫌老弃老为耻的观念,全村300多老人全部参加新农合医保,五保、残疾人落实了五保特困低保优抚政策,老人们都生活无忧无虑,安享晚年,无不孝敬老人现象,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开展助学济困为重点的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活动。利用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假日学校、农家书屋等场所,吸纳留守儿童参加活动,提供课外学习辅导,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开展青年农民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就业。高庄组退伍军人高宗保退伍还乡后,村关工委帮助联系民政部门,申请“碧桂园”培训工程,使该青年掌握了一技之长成功就业。双塘组养殖大户吴申军养殖肉鸽和种植蘑菇,是一名致富能手,村关工委与吴申军签订培训合同,帮助联系本村无业青年杨得成、谢义好到吴申军哪里学习养殖和种植技术,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
    四、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在管理机制上创新。建立健全关工组织网络,16个村民组全部成立由村民组长或党小组长担任组长的关工小组,形成了全村组织网络全覆盖的组织机构,这是巩固、创新、发展的组织保证。同时村关工委每年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村关工委成员划片包干责任到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顺利进行。进行学习型创新型关工委建设,村关工委集体学习每季度不少于2次,每月研究安排工作一次,并根据需要随时召开会议,部署落实工作任务。
    五、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重点抓好四个建设,即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不断充实更新完善关工队伍,建立校外辅导员队伍、结对帮扶队伍和各类志愿者、积极分子队伍等。思想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建立关工队伍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关工人员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作风建设面向基层,积极主动地为基层服务,为基层排忧解难,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关爱结对联系制度和其它各项制度,实现制度规范、管理有序的工作管理机制。
    通过近几年的创建工作,我们体会到巩固、创新、发展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不巩固成果,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发展,三者相辅相承,不可或缺。然而,关心下一代事业任重道远,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奋进,为祖国未来、为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金安区木厂镇潘新村关工委)
上一篇没有新闻了  |  下一篇金安区关工委在创先争优中创新发展
中共金安区委老干部局2017年...
金安区委老干部局2015年部门决算...
金安区委老干部局2016年部门预算...
金安区委老干部局2015年预算及“...
台风防御知识
关于提高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的通...
金安区委老干部局2013年度决算公...
2014年度金安区委老干部局决算情...
版权所有:365bet不能提款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安徽龙讯科技 | 皖ICP备09011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