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不能提款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军研会


加强革命旧址保护开发利用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考

【字体: 】【2014-5-20】 【编辑:管理员】  【关 闭
加强革命旧址保护开发利用
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考
苏孝龙    郑兴奇
 
加强对红色革命旧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是现阶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开发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把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既是弘扬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策应中央发展红色旅游促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政策的需要,更是发展地域经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一、对红色革命旧址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做好红色革命旧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意义重大:
    1. 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革命旧址是“固化”的党史和革命史,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加强革命旧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让广大党员干部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更加深刻地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努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红色旅游就是要把当前亟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们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从而把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3.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革命旧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就是要更好地整合革命老区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红”、“绿”结合,优势互补,使革命老区实现快速发展。
     4. 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市。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革命旧址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发展红色旅游,就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中蕴涵的红色精神,培育红色品牌,弘扬红色文化,推进我市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
二、、六安革命旧址保护开发利用情况
六安市地处皖西,是大别山的门户,是中华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也是具有优良传统的革命老区,物产丰富,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充足,服务设施较全,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
一是境内自然、历史、文物景点较多。有上古时期的皋陶墓、汉六安王刘庆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寿州古城墙、安丰塘、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天堂寨原始森林、五大水库、以及被誉为人间天河的淠史杭水利工程;山区山川秀丽,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有“森林氧吧”之美誉。自然风光的独有魅力,与境内的红色资源水乳交融,交相辉映,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六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刘伯承、邓小平、许继慎、洪学智等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全国九个将军县,六安市就有两个(金寨县、六安县)。这里是:1923年建立的寿县小甸党支部,1929年爆发的六霍起义、建立红三十三师,以及1932年苏家埠战役等发生地;是抗战初期安徽省政府、中共安徽省工委所在地,安徽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安徽省动委会创建地和活动地,新四军第四支队战斗地;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张家店战役发生地等。建立了相应的纪念设施。历史人物旧址和纪念设施有民主革命的元老朱蕴山故居、红军第一军军长许继慎故居;以及纪念馆、纪念堂。还有相当规模的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金寨烈士纪念馆等。六安地区红军出身的将军就有108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六安地区的英雄儿女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对敌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皖西儿女达30多万人,保持了三十年红旗不倒。因此,六安地区是一片浸透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和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大量的革命旧居、旧址。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集中反映了革命时期党领导广大边区军民顽强不屈、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因此,六安市是历史上的“苏区”,更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点区域。
三、我市革命旧址保护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六安市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红色革命历史资源积淀深厚。六安、金寨、舒城等地的革命旧址已纳入红色旅游线路。去年以来,市、县、区党史部门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全市革命旧址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和普查,了解我市革命旧址现状,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做好革命旧址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发挥好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目前,六安市革命旧址保护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由于城乡建设发展,因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取材、路线等原因,对革命旧址损毁严重;二是资金缺乏,年久失修,风霜雨雪的侵蚀,对革命旧址损毁严重;三是人们对保护革命遗址意义的认识不够,保护意识薄弱,保护力度不大。四是革命遗址开发滞后,教育作用发挥不够。革命遗址遗迹大多都远离城镇、处在较偏僻又分散的山区,交通不便,组织参观学习困难较多。革命遗址遗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没能充分发挥。
四、加强我市革命旧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思考
    革命旧址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加强对这些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红色旅游事业科学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经济工程,必须明确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既要杜绝为保护而保护的消极保护方式,又要杜绝为开发而开发的盲目开发方式,必须树立为保护而开发的理念,站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统一。坚持实事求是和梯次推进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实施,充分发挥革命旧址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领导,制订好开展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工作总体规划。成立革命旧址保护工作专门机构,成员由宣传、文化、民政、规划建设、财政、旅游、党史等相关部门组成,通过对全市各县区、乡镇革命遗址、旧址的详细调查,列出有保留价值的革命遗址,制订出具体的保护修缮工作目标、要求、步骤,并抓好落实。并把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一项工作内容,形成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宣传,强化基层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只有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各级党校的各种干部培训、中小学德育课堂,来宣传革命遗址遗迹的历史背景、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挖掘其内涵,让干部群众认识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的意识。
(三)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着眼重要革命遗址遗迹的抢救性保护。革命遗址遗迹保护需要财力保证,我们建议要多方筹集资金,抓好遗址修复。设立维修、保护革命遗址遗迹的专项经费,可采取政府财政投入、单位企业捐助、社会人士捐款捐物等各种方式进行多方筹集资金,对革命遗址、旧址进行修复、建设。对重点革命遗址要加强保护,对重要的、毁损严重的革命遗址遗迹要进行抢救性保护,对一时难以修复的遗址,要通过专家论证,要尽快立碑明示,进行现状维护,防止随意拆除和改变现状。
     (四)要把保护修缮革命遗址工作与发展“红色旅游”结合起来。抓住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利时机,在开发利用中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修复工作。另外,还要重视对革命遗址旅游线路的包装,将其与当地的秀丽山水、独特风景、自然人文景观捆绑经营,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知名度,打造“红色教育,绿色休闲”的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经典线路。
     (五)加强宣传推介工作,提高革命遗址和其它纪念设施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平台等各种形式加大对革命遗址的宣传力度,让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弘扬传承。同时,要适时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具有较高思想和艺术水平的文艺作品,将革命遗址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深刻内涵融入优秀的作品之中,充分发挥红色革命遗址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苏孝龙  六安市金安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郑兴奇  六安市金安区党史办公室副主任
上一篇弘扬铁军精神 密切联系群众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下一篇深化新四军历史研究 发挥资助育人实效
中共金安区委老干部局2017年...
金安区委老干部局2015年部门决算...
金安区委老干部局2016年部门预算...
金安区委老干部局2015年预算及“...
台风防御知识
关于提高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的通...
金安区委老干部局2013年度决算公...
2014年度金安区委老干部局决算情...
版权所有:365bet不能提款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安徽龙讯科技 | 皖ICP备09011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