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精神百人谈征文】
弘扬铁军精神 密切联系群众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苏孝龙
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坚持抗战、建设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铁军精神。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新四军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传承弘扬铁军精神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呼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新四军生存发展、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
新四军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生存、发展、壮大。新四军成立之初只有10300人,东进抗日,深入华中敌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由弱到强,雄踞皖中,像插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战斗2.46万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7万多人,光复国土25万多平方公里,建立了193个地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部队发展到31.2万人,建立了地跨大江南北的八块抗日根据地,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新四军在长期抗日战争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战斗。部队的兵员、给养、战地支前、都仰仗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拥护新四军,团结支前、救护伤员、提供情报、参军参战,积极支援新四军,保证了新四军在日、伪、顽的夹击中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发展壮大起来。历史雄辩地证明:人民军队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在于人民群众之中,这是新四军和一切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
二、弘扬铁军精神 密切联系群众, 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们党执政已经64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期盼的国强民富正在成为现实。但是,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变,这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国际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危机并存。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外有“西化”“分化”的阴谋活动,内有腐败变质的危险。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是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是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现在,全党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弘扬铁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新时期,新任务,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更加科学角度走好群众路线。
1.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人。我们党总结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权为民所赋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的观点。正确理解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群众工作,从理论到实践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摆正自己的位置,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就能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护,我们党就能无往而不胜。
2. 密切联系群众,执政为民,重在实践。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搞清楚,认识上弄通,更要自觉落实行动,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实现“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统一,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服务和奉献,自当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多干实事,多办好事。真正做到视群众如亲人,感情亲近不嫌弃,甘苦与共不特殊,接受监督不敷衍。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杜绝“四风”①,踏踏实实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公仆。
3.密切联系群众,贵在坚持。群众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做好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可有可无,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墙上挂挂的形式主义。我们绝不能做那种在战争时期依靠群众,和平时期脱离群众;困难时期联系群众,顺利时期忘掉群众的事情。而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时刻关注大众民生,让人民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福利,愉快和谐的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正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动力和奋斗目标。因此,密切联系群众,要长期坚持,久不懈,永不停息,永无止境。
4.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铁军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征途上,使铁军精神在各条战线上发扬光大,必须与时俱进,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实际行动,切实做到牢记一个根本宗旨,坚持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一切”,提高“三个能力”②,努力做好群众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作者是六安市金安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註:①“四风”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②一个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两个“务必”是务必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三个一切”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提高“三个能力”是提高走“服务路线”的能力、提高走“发动路线”的能力、提高走“倾听路线”的能力。